媽媽手治療推薦:中元堂跌打中醫專業治療方案
媽媽手,醫學上稱為「狹窄性腱鞘炎」,是一種常見的手腕疾病。本文將由中元堂跌打中醫專業團隊,為您詳細介紹媽媽手的成因、症狀與最有效的治療方案。
媽媽手的定義與成因
媽媽手是因為手部肌腱長期受到摩擦或壓迫而發炎的疾病。主要影響拇指及手腕部位,造成疼痛和活動受限。
常見成因:
- 長期抱小孩或提重物
- 重複性的手部動作
- 不正確的工作姿勢
- 使用手機或電腦時間過長
- 家務勞動(如擰毛巾、洗衣服)
- 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
媽媽手症狀與嚴重程度分級
嚴重程度 | 主要症狀 | 建議處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輕度(第一期) | – 手腕輕微疼痛 – 活動時不適 – 晨間僵硬感 |
自我護理、適當休息 |
中度(第二期) | – 持續性疼痛 – 握力明顯減弱 – 手指活動受限 |
就醫診治、物理治療 |
重度(第三期) | – 劇烈疼痛 – 手指無法彎曲 – 日常生活受阻 |
立即就醫、綜合治療 |
中醫治療方案
1. 針灸治療
針灸治療能有效緩解疼痛,促進氣血循環。
治療階段 | 頻率 | 預期效果 |
---|---|---|
急性期 | 每週3-4次 | 緩解疼痛、消除炎症 |
恢復期 | 每週2次 | 改善循環、強化功能 |
鞏固期 | 每週1次 | 預防復發、維持效果 |
2. 中藥外敷治療
- 特製藥膏外敷
- 活血化瘀
- 消腫止痛
- 改善循環
3. 推拿按摩
- 疏通經絡
- 放鬆肌肉
- 增強手部靈活度
自我護理與預防
日常保養建議:
- 正確的工作姿勢
- 定期伸展運動
- 適當的休息時間
- 使用護具保護
冰敷與熱敷的正確時機
治療方式 | 適用時機 | 使用方法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
冰敷 | 急性期(發病48小時內) | 每次15-20分鐘 | 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|
熱敷 | 慢性期(48小時後) | 每次20-30分鐘 | 溫度適中,避免燙傷 |
預防性運動與伸展
建議運動:
- 手腕旋轉運動
- 手指伸展運動
- 握力球訓練
- 輕度瑜伽動作
媽媽手要看醫生嗎?
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就醫:
- 疼痛持續超過兩週
- 症狀逐漸加重
- 出現手指麻痺
- 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
- 休息後症狀無改善
飲食調理建議
建議食用:
- 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
- 抗炎食物(薑、薑黃)
- 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
- 富含鈣質的食物
媽媽手藥膏, 媽媽手舒緩, 媽媽手成因, 媽媽手要看醫生嗎, 媽媽手救星, 媽媽手症狀, 媽媽手自我治療, 媽媽手針灸有效嗎, 媽媽手冰敷還是熱敷, 媽媽手藥膏, 媽媽手針灸多久